喝彩!异军突起的“苏州身影”
![]() |
说到苏州经济,早些年,一直是以外向型经济和乡镇企业名闻天下。而如今,异军突起的民营经济更是让人刮目相看。截至今年8月末,苏州全市私营企业总数达116790户,注册资本总额2653.2亿元;个体工商户257050户,注册资金总额115.2亿元。继去年5月苏州成为全国第五个私营企业超过10万家的城市之后,私营个体投资去年首次超过外资近10亿元,在全社会投资中的比重超过了三成。
数字的变化,不仅仅是量的积累。苏州私营个体投资首超外资的这10个亿,改变了苏州经济发展的内在轨迹:由外资推动型向民资先导型转变,民营经济已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最强音符!
崛起:民营经济做大做强
在苏州,民营经济已告别了过去“小打小闹”式的粗放经营,开始向做大做强做优进一步挺进,而这和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的民营经济新一轮腾飞计划不谋而合。刚刚荣获中国服装行业第一个中国世界名牌的“波司登”,便是一家从常熟农村走出的民营企业成功典范。
30年前,波司登的前身是创办于常熟山泾村的一家缝纫组,当时仅有8台新旧不一的家用缝纫机和11个村民。缝纫组基本上是帮周边农民做衣服,翻新旧衣服。为了揽活,组长高德康蹬着自行车到上海跑业务、送货。
缝纫组渐渐做大了,缝纫组换成了服装厂。后来,服装厂从替品牌服装加工,到为羽绒服贴牌生产,直到1992年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商标“波司登”,开始了一条跳跃式自我扩张之路。如今,“波司登”已经连续12年全国销量遥遥领先, 并进入美国、俄罗斯、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市场,品牌价值已超过100亿元。
而像“波司登”这样,内靠狠抓企业产品质量,外靠品牌战略不断扩张的苏州民营企业,现在已越来越多的出现,做强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有500多家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其中有5家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超100亿元,20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在江苏全省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百强中,苏州就占了26席,其中沙钢、永钢、华芳位列前十位。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苏州民营经济在不断壮大自我的同时,还不断加速企业集群、产业集聚,形成了一批集约化发展的民营经济区域板快。像吴江松陵IT、吴江光电缆、盛泽纺织科技、苏州工业园区精密机械电子、常熟电子机械、常熟服装、昆山模具、张家港冶金、塘桥纺织、吴中精密机械电子、太仓化纤丝、新区高新技术等,都是让人刮目相看的重点民营产业集群,“苏州效应”非常明显。
扩张:三足鼎立后劲十足
2004年,苏州启动了以“三年翻番”为目标的民营经济腾飞计划。3年来,苏州民营经济注册企业数量和资本、增加值、上缴税收、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入、出口等七项指标绝对值在全省高居榜首,实现了经济总量的腾飞式增长。并成为继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之后,第5个私营企业超过10万家的城市,民营经济与国资、外资一道,构筑起苏州“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荣说,民营经济为苏州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3年腾飞成绩卓越,给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与活力,增强了全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同时增强了地方发展的财力基础,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通过配套合作,还促进了外资企业在苏州进一步生根。
目前,苏州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规模总量迅速扩张,发展质量全面提升,贡献份额快速提高”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发展速度加快、集群效应凸显、科技实力增强、外向发展活跃、创业主体多元”等鲜明的特色和亮点。在苏州民营经济新一轮腾飞计划中,一个目标很明确:即奋斗4年,在继续保持民营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更注重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质量,使苏州成为江苏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龙头”和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
腾飞:又好又快转变质量
如果说2004年至2006年,苏州民营经济已实现了总量上的腾飞式增长,那么在今后四年的新一轮腾飞中,苏州民企主要是在质量上实现腾飞式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坚持与提升产业层次、与增加民众收入相结合、与引导投资方向相结合。
具体来说,民营经济在成功迈出第一步、第二步之后,如何提高产业集聚度、做优做强做久、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全社会怎样为民企服务等等,都是一些需要不断完善和突破的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曾经指出,苏州的民营经济现在已站在了一个新的制高点,无论从企业自身还是外部社会都需要调整一些“老脑筋”。比如,要从过去注重从主要依靠数量扩张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提高,从主要依靠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从主要依靠单兵作战转变为更加注重协作配合,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
这就意味着,在全社会积极为民企服务同时,苏州的中小型企业将走出一条“专、精、特、新”之路。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将形成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抱团打天下的产业格局。
2007年,苏州民营经济新一轮腾飞计划第一年,民营经济发展是否能向又好又快转变,关键性的一箭已满弓射出……
民营经济之“自主创新”――
张亦斌: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新海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亦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不断翻新,企业才有持久的生命力。相信十七大召开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会进一步重视创新,借助创新的东风,我们的企业一定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2005年1月,美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ADC公司一纸诉状,请求我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苏州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项光纤走线槽道专利无效。然而,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同年11月、今年7月,我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分两次作出了“维持原专利权有效”的审查决定。
在与世界级强手的光纤走线槽道专利权争议中全面胜诉,新海宜公司很快引起了来自全球的关注。但与此同时,许多人疑惑:“新海宜”真的具有这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甚至于能与强大的“美国佬”抗衡吗?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早在2002年3月,新海宜公司就在国内首家研发、生产光纤走线槽道,并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也正因为如此,当ADC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时,新海宜公司能给予积极的回应,最终赢得了主动权。
公司董事长张亦斌介绍,新海宜公司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家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总资产已达数亿元,并已于去年11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研发、生产的通信机房光纤管理系统、通信网络物理连接产品、通信线路集中监控系统等主导产品处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和国防专用通信网络,并出口欧盟、南美、中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说起企业的快速发展,张亦斌坦言得益于不断创新。他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只有不断翻新,企业有了持久的生命力。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他们公司积极响应,不但引进德国等世界著名制造商的高端设备,还不断投入资金用于研发新产品,把专利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来考虑,过去五六年里,新海宜公司技术创新的投入累计达3000多万元。
也正因为大手笔的投入,新海宜公司先后获得了40多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成为全国同行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相信十七大召开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会进一步重视创新,借助创新的东风,我们的企业一定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张亦斌说。
民营经济之“迈出第一步”――
朱惠乾:我信赖的"卖水"理念
苏州嘉和天盛电脑公司经理朱惠乾:“随着苏州经济的发展,中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创立,在每一家现代企业,电脑基本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正是瞅准了这其中的机会,为企业做好电脑及其配套的服务。我就是做那个“卖水的人”。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大金矿,形成了著名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美国巨富亚默尔在17岁那年被淘金热所吸引,投入到了淘金者的行列。山谷里气候干燥,水源奇缺,寻找金矿的人最感到痛苦的就是没有水喝。亚默尔依靠向这些淘金者卖水发了财。
今年27岁的朱惠乾如今是平桥直街上“嘉和天盛”电脑公司的业主,虽然开业才一年多,但店铺的生意也说得上是红红火火,他经营的窍门,也正是借鉴了亚默尔的“卖水”理念。
10多年前朱惠乾在工艺美校读书时,正逢苏州外向型经济大发展的时候,当时朱惠乾去苏州一家电脑公司配电脑,因为觉得那里产品和服务不错,就经常介绍同学也去那里装机,时间长了,朱惠乾干脆就在那里打起了工。虽然从来没干过销售,可朱惠乾脑子不错,很快就成为店里最出色的销售人员之一。两年后毕业,原本立志要当名装修设计师的朱惠乾也就顺理成章地正式成了一名电脑销售人员,很快,朱惠乾就成了销售经理、店长。终于在去年,他决定出来自己创业。
谈到自己为什么会出来创业,朱惠乾说关键还是觉得苏州的整个经济形势蒸蒸日上,政府也出台了很多鼓励政策,让他有了开创自己事业的信心。而且他注意到整个苏州地区各类中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创立,在每一家现代企业,电脑基本上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只要能把握其中的商机,不愁自己的事业没有机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那个“卖水的人”。
去年开店后的实际情况也正印证了他的想法:零售装机如今在整个业务中的比重越来越小,更多的是起个创立口碑的作用,企业单位的业务所占的比重越来大,是他目前主要的赢利来源。很多时候,通过零售装机认识的朋友,因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在日后单位需要采购的时候,也往往会想到嘉和天盛,带来很多大单。
在采访过程中,朱惠乾也屡次提到社区对他们和其他店铺经营环境的重视。比如像平桥直街道路不宽,很容易出现堵车的情况,影响到电脑公司的生意和货运。街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地安排了工作人员维护交通,给周边店铺的经营提供了不少帮助。
民营经济之“做大做强”――
卢小燕:人才是核心竞争力
苏州欧索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小燕: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资本和人才的支撑。苏州有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政府官员对企业的服务意识也比较强,这些坚定了做大做强企业的信心,也更愿意让“欧索”安家苏州。
苏州正在建设成为一座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对IT技术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目前IT技术的发展与更新是以几何级数在增长的,可高校的教育体系往往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软件人才培训产业,是目前苏州科技产业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由卢小燕一手创立的欧索软件公司,就是目前苏州地区软件培训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我们面前的卢小燕是充满激情的,这种激情不仅弥漫在他的身上,还体现在他管理的欧索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上。
老家在南通的卢小燕,1996年从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后,面临着人生的一大选择。心中怀有创业梦想的他,了解到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就孤身一人来到了苏州。刚开始时,卢小燕先在一家国有企业打工,了解苏州的具体情况。经过考察,他发现当时苏州的工业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不断有外资企业进入苏州,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前景应该很大。
1996年底,卢小燕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最初是做计算机硬件销售,并很快转向软件代理。从1998年开始,欧索开始自己开发软件,并逐步开始了软件培训工作。
卢小燕告诉记者,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资本和人才的支撑。2000年的时候,欧索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当时他们想了很多方法,后来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牵头联系,从苏州高新风险投资公司获得了几百万元的风险投资,有力地推动了欧索软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卢小燕说,苏州政府官员给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很热情,服务意识很强,完全不像以前概念里有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那样,官本位意识很强。他们一方面向他了解公司的具体运行情况,一方面主动帮他联系风投公司,给人的感觉是非常专业,非常真诚,更坚定了他做大做强企业的信心。
在人才方面,卢小燕直言苏州在引进人才的政策上力度非常大。每年都可以从人才市场上找到很多符合他们企业发展的优秀人才。虽然其中有很多都是外来的,但苏州良好的环境能够让他们安心留在苏州,再通过欧索的培养,他们很快就能成长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为欧索的发展提供无穷的动力。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欧索软件通过了CMMI3级认证,拥有多项国家认证的IT资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成为了江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同时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欧美软件外包试点企业。
民营经济之“跃进发展”――
包志书:小富即安思想要不得
三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志书:“小富即安”的思想最要不得,政府和社会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功”呢?做大做强“三光”争取上市,这是我们今后的发展目标。
在苏州,“三光科技”算得上是一个响当当的牌子。不仅仅因为它是第一家入驻苏州高新区的工厂,更重要的是,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三光科技”已俨然成为中国电加工机床制造的排头兵。
“三光科技几十年的历史,几乎就是老苏州企业发展的缩影”,三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志书说。“三光”的前身是成立于1966年的苏州第三光学仪器厂,一家诞生于富郎中巷弄堂的小集体企业,起步之艰难自然不用多说。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毕业于西安交大的包志书和一帮同事,两只木箱放块门板权当“绘图桌”,楼梯下隔间算是“设计室”,终于在1970年底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光电跟踪线切割机。正是从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始, 苏州“三光”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并批量生产机器进入市场。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三光人在经历了联营-解体、再联营-再解体的艰难尝试后,终于发现由于“联营”治标不治本,没有解决资产一体化问题,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另辟蹊径。当时苏州正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大步走向世界,老城区东西两翼创办了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正是抓住这一创业机会,包志书提出了一个“裂变论”的想法,通过与香港、日本企业合资,成立有限公司和股份制公司等多种形式,迅速发展壮大“三光科技”的规模。高峰时,三光集团已“裂变”出10多家子公司。
包志书说,按照以前的发展思路,“三光”走的是一条抓小做大的路子,这对一个尚处在成长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显得尤为重要,也的确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像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三光”生产的数控机床由于很有卖点,市场销量颇好。但从2003年开始,“三光”改变了思路开始抓大放小,在销售、品牌、质量等多方面实现统一,向一个更为成熟的电加工机床制造航母挺进。在苏州固锝、新海宜、金螳螂等企业陆续上市后,不久“三光”也将被重点锁定,成为一个培养型的上市“种子选手”。
在“三光”,有一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企业格言耐人寻味。历经40多年,“三光”从一个小巷企业一路成长为中国机械500强集团,本身就反映出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于企业,对于员工,包志书说,“小富即安”的思想最要不得,政府和社会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功”呢?企业得益了员工富足,这就是对社会和谐的最大贡献。
民营经济之“服务提升”――
朱惠清:乐意为他人做"嫁妆"
苏州诺尔士精密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惠清:企业要谋求进一步发展,服务意识很重要,对自身企业的定位也要吃得准。我的理想是,努力成为龙头型电子企业的配套商,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有电子产品的地方,就一定有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服务其中。
2003年,朱惠清身边的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生产无缝钢管的他,竟放弃了已十分成熟的市场,毅然“转行”,转而生产不锈钢材料。这一回,他把目光盯在了电子行业上。朱惠清生产的不锈钢材料可不同一般,他主要运用于手机及手提电脑等电子设备,目前,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
谈到这一次转行,朱惠清说,无缝钢管是一个技术含量偏低的行业,虽说他的企业产品当时在苏州市场上的占有量很大,但很容易被超越,伴着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增多,在价格上也会越来越没有优势。当时,伴随着大量外资的涌入,世界500强企业中也有不少落户苏州。朱惠清立即就把目光锁定在其中的电子企业上。如果能成为这些企业的配套商,那一定能有更好的发展。很快通过市场调研,他就发现,电子企业对于高密度的不锈钢材料的用量十分大,但是由于前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目前能生产这种材料的企业很少。
既然市场前景不错,那说干就干,但上哪儿去找3000万的启动资金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朱惠清拿着自己的项目来到了银行,申请贷款。令他十分意外的是,银行经过多次考查后,最终答复他,按照他的信用,和他的项目前景,可以为他办理贷款。考虑到投产的需要,银行为他简化了很多的手续,并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他发放了1500万元的贷款。生产了一段时间后,朱惠清发现,如果能自己生产原料,那将大大降低成本,但是购置这样一套设备的费用在5000万元左右,成本实在太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北京首钢有这样的设备,且几乎是“闲置”的。去年,首钢正好搬家,他一趟趟地跑北京,对方最终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先来苏州“看看再说”。朱惠清说,到最后首钢同意与他合作,他们一共来了5次,而最终打动对方的,绝对是苏州经济的发展实力,以及苏州对于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用对方的话说,“与苏州的民营企业合作,我们放心”。
现在,朱惠清的企业,每年的产值达到1个亿,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和日韩,摩托罗拉、三星等都是他的主要客户。朱惠清说,他的理想是,在不久的将来,只要有电子产品的地方,就一定有他的产品。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财经速递
网站地图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
-
初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特色班
·精品班
·实验班
初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
中级会计职称招生方案
·普通班
·特色班
·精品班
中级会计职称网上辅导
专业知识水平考试:
考试内容以管理会计师(中级)教材:
《风险管理》、
《绩效管理》、
《决策分析》、
《责任会计》为主,此外还包括: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
《中国总会计师(CFO)能力框架》和
《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
能力水平考试:
包括简答题、考试案例指导及问答和管理会计案例撰写。